第352章(1 / 2)

剑王朝 无罪 2428 字 5天前

胡京京沉默的跟在厉西星的背后。

两个人的步伐很快,很快就消失在草甸里这些军士的视线里。

看着这名和所有人相处不久,但是却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圆脸少女消失的方向,三名将领为首,所有的军士都异常庄重和肃冷的行了一礼。

……

阴山外的草原原本就荒凉,更何况这本就不靠近任何的居住地。

胡京京跟在厉西星的身后,越走越无人声,只觉得自己渐渐被这人世间遗弃,被这荒草吞噬。

她看着这名也比她大不了多少,最多也只能算是个少年人的背影,眼神里开始充满好奇,她有些无法想象这样的一个人是如何独自习惯在这荒原里行走。

“如果是我走不了,你能走得了,你便一个人走。这片地区的主宰不是我们秦人也不是乌氏国人,而是狼群。它们能追寻着鲜血的气息……乌氏国的骑军便顺着这些狼群留下的痕迹走。单独的修行者,尤其是负伤很难持久战的修行者,遇到数量庞大的狼群,唯一的求生机会是赶快寻找一处附近的大型水源地。”

少年人的声音却是突然响起,传入她的耳廓。

她微微一怔,道:“为什么?”

“因为荒原里的大型水源地同样是很多其它猛兽的饮水处,那种地方狼群的活动会非常谨慎,甚至只有在独特的时间段才会去。倒不是狼群无法对付的单独猛兽,而是自然界形成的某种独特规则。就如一支庞大的军队永远杀得死数名落单的修行者一样,但军队永远对修行者保持着敬畏之心一样。而对于我们修行者而言,那些单独的猛兽也比狼群好对付得多。”

胡京京点了点头,厉西星解释得很详细,她不可能不明白。

“我和你说这些,是提醒你这件事很危险,比我以前做过的任何事都很危险,不管是你或是我,都可能要面对艰难的逃生。”厉西星冷漠的声音接着响起,“既然你一开始就和我说你是宝光观唯一的真传弟子,那你肯定应该领悟了宝光离空剑的剑意。”

胡京京很简单的道:“是。”

厉西星突然停了下来,然后转身看着胡京京,“以你的修为,恐怕最多只能施展宝光离空剑一次。”

胡京京眉头微皱,道:“不错。”

“你觉得有希望,就是觉得你或许能够施展这样的剑意,帮助我一举刺杀这支骑军的主将,造成这支骑军的混乱。这样便能拖延住这支骑军的脚步。”厉西星看着胡京京,“你是不是如此想的?”

胡京京眉头皱得更深了些,“我的确是这么想的。”

“你不够了解乌氏国的军队。”厉西星沉声道:“乌氏国的人口比我们大秦少不知道多少倍,此次纠集三十万大军,已经是史无前例,而三千人大军,若是相应我们大秦王朝的建制,便是相当于我们两三万人的军队,三千人大军的将领的地位,和我们大秦统领两三万人的将领的地位相差不多。这种将领一般都是绝对不会比我们修为差的修行者,而且身周肯定还有其他保护的修行者。所以这样的偷袭一剑,几乎不可能刺杀对方主将。”

胡京京的脸色白了些,她沉吟了一个呼吸的时间,看着厉西星,“我的这种想法不可能,但你既然接受我的提议,是还有别的办法?”

厉西星声音微冷道:“你不能只出一剑,你至少要出三剑,而且每一剑要显得修为不同。”

胡京京下意识的咬紧了牙关,然后才慢慢的松口,说道:“是要让对方觉得至少有三名宝光观的修行者在?”

厉西星看了她一眼,点了点头,道:“这些蛮子对宝光观不可能了解得那么清楚,但他们至少可以分得清楚这是什么样的剑意,一两名修行者不可能拖延得住他们的脚步,但若是有超过三名这样的修行者,他们所做的选择就会不一样。”

胡京京自然很清楚强施这样三剑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,她深吸了一口气,道:“我会尽力做到。”

厉西星眼睛微微眯起,道:“不是尽力,而是一定要做到。”

胡京京并没有愤怒,只是改口道:“我一定会做到。”

厉西星不再看她,而是转头看向某一个方向,感知着风中传来的一些意味,道:“这样建制的骑军,一般而言会有三批斥候部队,总数在三百到四百人左右。只有很快的杀光这些人,才能有机会靠近主军,你不能浪费真元,所以接下来在我对付这些蛮子时,你不能动用丝毫真元。”

胡京京毫不犹豫的点头,“我做你的近侍。”

厉西星依旧没有转头看她,依旧看着那一个方向,道:“这支骑军会比我想象的来得快一些。”

“不要做我的近侍,你最好在外围穿梭而不要杀人。”

“不要杀光所有的蛮子,要让他们留下几个跑回去,好让他们觉得这条线路上的确有很多的修行者在等着他们。”

听着这些话语,胡京京变得越来越沉默,而内心却对这名出身厉侯府的少年越来越尊敬。

……

阴山的一些峡谷口无时无刻不在刮着风,那些风从风声听起来似乎不烈,但其中的寒意却如刀刺入人的身体里,尤其是当最前沿的军情终于传递到这里时,人心便变得更寒。

“怎么办?”

郭锋看着最新传递到手中,已经连续看了数遍的军情急件,经历过很多征战的他双手都开始不由得颤抖起来。

因为这决定数万人的生死。

同时也决定他部下三千人的生死。

阴山过后有谷狱关。

那里是大秦王朝边军的一处关口,一条关内关外的进出要道,同时也是储存军粮的粮仓。

而此时有一支乌氏国的骑军已经绕路急行,正朝着这处关口突进,而这处关口,正是还处在荒原之中的数支秦军残部撤退准备休整和站稳脚跟,等待援军的地方!

若是后路被断,那总数数万的秦军恐怕将会全部战死在荒原里。

那支绕路而来的乌氏国骑军在军情的描述中至少上万,而谷狱关守军此时两千不到,距离谷狱关最近,似乎有可能赶到的军队,也正好只有他们这一支途经的宿卫军!

关外的军情并不像长陵的消息那样传递得快,而且此时溃败之中,更是难以有效的发布统一调配的指令,此时秦军的一些手段,也只能尽快的将沿途的军情传递出来。

一切紧急的军情,还需要接到军情的将领自行作出判断和处理。

现在郭锋的选择,便只有两个,将三千人填上去一起死,或者还是按照原计划尽快的到达东胡的边境。

正因为无法抉择,所以他此时想要听取丁宁的意见。

“必须要试一试。”

丁宁没有思索太多的时间,看着郭锋回答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