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9章 反睦成仇(1 / 2)

帝国风云 闪烁 1826 字 8天前

/div>

陆军的大裁军,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处理掉过剩武器装备。*/ingdiankanshu.//*

可以说,这是陆军在战后面临的最大的难题。

虽然通过无偿军事援助,处理掉了大量过剩军事物资,但是相对于巨大的产量,援助掉的只是很少一部分。

到一九五二年,中国陆军的装备依然足够武装八百万大军。

这是个什么概念?

按照中国当局订下的裁军计划,陆军兵力将在一九五五年缩减到三百五十万,在一九六零年缩减到两百万,而最终将缩减到一百五十万,且三军总兵力在一九六五年之前必须控制在三百万以内。

也就是说,中国陆军有大量过剩装备需要处理掉。

援助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,毕竟战后的国际社会以和平、稳定为主,因此大部分国家都会削减军事力量。更重要的是,与中国结盟的国家,都得到了中国的安全保证,也就没有必要维持过于庞大的武装力量。此外,战后的主旋律是重建与发展,因此各个国家都会把重点放在经济上。

对中国来说,也是如此。

从某种意义上讲,中国要想确保在战后的霸权地位,除了维持一支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之外,关键是把经济搞上去。

说白了,只有当中国的经济地位没人能够挑战的时候,中国才是最强大的国家。

要发展经济,自然要缩减军备。

问题是。处理过剩装备也需要资金,而且是非常庞大的资金。

国防部在成立之后,做了一份较为深入的调查。销毁一辆中型坦克的费用高达三万六千华元,而战争时期一辆中型坦克的造价还不到十万华元。如果把陆军的全部过剩装备都销毁掉,总共需要数十亿华元。

显然,这是一个中**方承担不起的重负。

用国防部官员的话来说,与其把过剩装备销毁掉。还不如放在“武器坟墓”里任其生锈瓦解。

结果就是,在战后,中国陆军的大部分过剩装备都没有得到妥善保养。

只是。这等于是在浪费宝贵的国家财富。

这个时候,一件影响到世界格局的事情与中国陆军的窘境产生了关系。这就是,大战结束之后的第一次民族独立运动。

一九五一年。印度与巴基斯坦率先宣布独立,拉开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。

事实上,印度与巴基斯坦是同一个国家,此前都是英国的殖民地,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候都属于同一个王朝。只是,在策划印度独立的时候,中国当局考虑到实际情况,主要是民族与宗教信仰,把印度拆分成了两个国家,即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斯坦共和国、以及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共和国。

当时。中国当局采取的是民族自决原则,即由各个邦自行决定并入哪个国家。

虽然这是一个看上去较为公允的方式,但是却产生了无穷的后患。

这就是,在谋求独立的时候,大部分邦的民众与统治者做出了同样的选择。但是有少数邦却不一样。

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克什米尔。

这个邦的居民大部分都信仰伊斯兰教,因此在民族自决中决定并入巴基斯坦,而其领主则是印度教徒,因此要求并入印度。

虽然克什米尔是一个很贫困的邦,但是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。

这就是,该邦位于印度首都德里北面。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也不远,而且是南亚地区的屋脊。

也就是说,印度与巴基斯坦任何一方控制了克什米尔,都能对对方的首都构成威胁。

结果就是,在宣布独立后一年,也就是一九五二年,印度与巴基斯坦就为了争夺克什米尔爆发了第一场印巴战争。

有趣的是,交战双方使用的几乎是相同的武器。

早在独立之前,中国就已经取代了英国,成为南亚的实际控制者。在攻占南亚地区的时候,印度的民族独立运动组织给予了中**队很大的帮助,所以在控制南亚之后,中国扶持这些组织,组建了以维持社会秩序为主的军事警察部队,并且为其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,还进行了培训。

印度与巴基斯坦宣布独立后,其军事警察部队也遭到分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