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万不得已(1 / 2)

帝国风云 闪烁 1803 字 8天前

枪声突然响起,易建朝跟三名突击手以最快的速度机动到了队列右侧,机枪手也随即跟了过来。

政府军的行动比易建朝预料的要快得多。

在侧面受到威胁的情况下,继续逃跑显然不够现实了,已经到了不得不跟政府军交战的地步。

虽然只有五个人,但是足够打一场小规模伏击战了。

等到第一批政府军官兵全部进入了五名特种侦察兵形成的包围圈,易建朝才开火,紧接着其他人也投入了战斗。

发挥关键作用的是王小刚手上那挺通用机枪。

在特种侦察兵手里,使用两百发弹链供弹的tj-54型通用机枪绝对是件大杀器,能够轻而易举的收割八百米之内的生命体。

有趣的是,tj-54与德军的mg-42型通用机枪很有渊源。

早在一九四三年,也就是mg-42正式装备德军后不久,中国就引进了这种大战期间最出色的通用机枪,而且在让军队试用了之后立即发现,mg-42的性能超过了当时中**队使用的通用机枪。准确的说,在引进mg-42之前,中**队是没有通用机枪的,只有装备到营一级部队的重机枪,与下放到排一级部队的轻机枪,而这其中缺乏装备到连一级部队的通用机枪。

按照大战中的一贯策略,中**方立即下令仿制了mg-42。

当然,这是非常彻底的仿制,除了改成中**队标准的七点八毫米口径之外,其他方面基本上没有改动。

这种被军队称之为“收割机”的通用机枪,伴随中**队经历了大战余下的岁月。

到大战结束的时候,中国的十多家兵工厂生产了五十多万挺“收割机”,其总产量超过了德军的mg-42,成为大战期间产量最多的通用机枪。因为大量援助给盟国。“收割机”也是大战期间与mg-42并列装备国家最多的通用机枪。有趣的是,大战结束之后,部分“收割机”援助给了友好国家,而这些国家中,有不少是以德军的制式口径,即配备的是七点九二毫米枪弹,因此对“收割机”进行了改造。使其又变回到了mg-42的状态,甚至有百分之六十的零件能跟mg-42通用。最典型的就是土耳其。在接收的二万五千挺“收割机”之后,土军对其进行了彻底改造,使其能够使用由德军在大战期间提供的mg-42的零件,最终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通用机枪。

事实上,大战后各国研制的通用机枪,都能见到mg-42的影子。

关键就是,mg-42的设计太成功了。即便放在二十年后也不算落后,其很多设计都堪称经典。

当然,mg-42总有落后的一天。

相对而言,mg-42的最大问题就是更换枪管比较麻烦,在持续射击之后,很容易因为枪管过热而不得不停火。实战中,为了解决枪管过热的问题,很多副射手都会刻意多带上一个水壶,以便在需要的时候用水给枪管降温。在一些激烈的战斗中,机枪手甚至会直接往枪管上撒尿。

更要命的是。受基本设计、特别是自动原理限制,这个缺点很难通过改进加以解决。

事实上,所有仿制mg-42的通用机枪,都存在这个问题。

战后,成为独立兵种的陆战队首先提出研制一种全新的通用机枪,以解决“收割机”上存在的问题。

这也可以理解,陆战队对单兵火力的要求比陆军高得多。

更重要的是,陆战队往往是背水作战。需要很高的火力持续性,绝对不希望最重要的连级直射火力在战斗中中断。

最初的时候,陆军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。

不管怎么说。“收割机”的性能还算不错,而且装备数量巨大。加上陆军在战后的经费极为紧张,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研制新的通用机枪。相对而言,陆军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步兵提供自动步枪。

直到一九五三年,新式通用机枪的研制工作差不多结束的时候,陆军才加入进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