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正十七年春,昌平县贾府。
四五个大大小小的萝卜头正在庭院里玩闹嬉戏,其中年纪大六七岁,小的也有三四岁,都是粉嫩可人的年纪,都穿着柔软的杭细衣裳,可见这家境殷实。
几个婆子正在匆匆拾掇着将院中刚刚晒干的药材收拢,粗使长工脚步急促将柴火送去后院厨房。
这时候,正堂中走出一个身材颀长的年轻男子,这男子生得面如冠玉、眉目俊秀,哪怕只是一席素净的竹青色长袍,亦无法遮掩其风华。
小萝卜头们立刻一拥而上,围着这个长身玉立的男子,仰着一张张可人的小脸,叽叽喳喳唤“爹爹”。
男子抚了抚最小的小女儿红彤彤的小脸,又抬头看了一眼那乌压压的天色,“快下雨了,回屋吧。”
旱了一个月,总算等来了春雨。
这位颜如冠玉的美男子不是旁人,便是昔日盛宠一时、又骤然香消玉殒的琅贵人贾氏,单名一个“儒”字。
三年前,这位年轻的贾老爷在昌平县的一个镇子上安了家,名下有大宅一栋,良田百顷,手里还攥着数额不菲的银票。这位贾老爷乐善好施,时常出钱修桥铺路,还先后收养了五个无父无母的孩子。这样的大善人,理当是极受乡里敬重才是,然后镇子上人都对这贾府敬而远之。
只因为这位贾老爷是个内监,据说还是宫里一位总管大人的义子。
对于太监这种残缺之人,所有人都是避之不及的,一则是厌恶,二则也是畏惧。
正在这时候,一个身穿短打的仆役快步跑了过来,“老爷,外头有位途径此地的夫人,说是从盛京来的,本来是要去京城的,瞧着天气突变,怕是会有暴雨,所以想借咱们府邸避避雨。”
“盛京来的?”贾儒美玉般的脸上露出疑惑之色。
仆役点头:“正是,那位夫人瞧着非富即贵,还带了一位年轻漂亮的格格。”
“哦?”贾儒不点而红的唇角微微一扬,他已经大约猜到这出身非富即贵的母女迢迢从盛京赶去京城,目的为何了。
“一转念都三年了……”贾儒幽幽道,皇后娘娘的长子、六阿哥弘旭也已经十四岁了。
“请她们进来吧。”——此处虽只是昌平的一个小镇子,但紧挨着小汤山镇,离着皇上的小汤山行宫不算远,因此这镇子上也有不少富贵之家于此建了别院。而这对母女选择借贾府来避雨,显然是打听到他是个太监。
太监最大的好处,便是不伤女子名节。
今日暴雨将至,不晓得何时能停,弄不好还得借宿呢。
可见这位母亲是何等爱惜女儿的名节。
亦可见这位年轻漂亮的小格格是何等出众,也必然是前途无限。
片刻后,便见七八个婆妇丫头簇拥着一位中年贵妇和一位年纪尚且有些青涩、容颜气度却皆不俗的小格格施施然走了进来。
这位小格格观之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,正当豆蔻年华,鸭蛋圆的小脸微微泛红,鼻尖上还挂着汗珠,脸上脂粉薄扫、柳眉淡淡,气度温雅而隽永,一袭橘红色云锦旗服,颜色鲜艳又不失温柔。
贾儒看在眼里,暗道果然是个出挑的小格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