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来童彤的重心将转移到四合院的改建工程上。童彤本身并不是学建筑设计专业的,绘图能力有限,也不会勉强自己做非擅长的事。童彤是想尽量充分将自己的需求描述清楚。这就相当于写一个非常概念的设计任务书,而且侧重将未来使用场景进行描摹,增加设计者的想象空间。
在没有电脑和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时代,靠纸笔做这项工作非常耗时间。不过童彤惊喜的发现在那书架上居然有一本外文原版杂志,介绍了80年代初欧美的一些小规模精致酒店。杂志里插了精美的黑白实景照片,还对这种旅游度假型的小酒店功能描述做了许多精辟的总结。
童彤依托着这本杂志为模版,又结合二十年后流行的民宿功能、风格,做了几十页的策划案。足足用了一个星期才完善到自认为能拿出手,与建筑学专业的人沟通的地步。
有了这份策划案,童彤的底气更足了一些,带着何小路又抽空去了c大校园。
c大建筑系的教学水平全国排名第一,其中有一位擅长古建研究的赵教授,不管有没有课,总爱去c大的一座历史文保建筑里坐一坐。这建筑是建国前修建的c大主楼,带有前朝遗风有也兼具欧美那个年代的审美。整座建筑虽然现在仍作为教学办公楼用,内部装修已经根据功能换了好几茬,外观上却基本保留了原貌。
如今在首层,甚至还与时俱进开了一家茶馆。这栋楼里办公的都是校内领导为主,茶馆其实并不太对外营业,主要是领导们为了招待校友、或者是其他与c大相关的各界名流。
这地方要进去是靠刷脸,一般c大在校生拿出学生证也未必能有机会一窥内里真容。
童彤当年有幸在这里帮着筹办了一届小规模校友活动,对于这个茶馆的格局和出入门径都有一定了解。
而茶馆的设计者正是赵教授,他当年没要学校的设计费,同样的他进茶馆消费可以享受最低折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