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以为秦皇汉武就一定是形容圣主的,至少在许多儒生文官里,这两位都不咋样,是穷兵黩武,残暴不仁的君王。而且在他们看来,这两位都有亡国之君的潜质,秦始皇二世就不提了,汉武帝是靠着文景两代先皇的积累才让汉朝没有被他给折腾死的。
所以拿永乐帝比作秦皇汉武压根就不是什么好话,这一点陆缜也是听出了一些。胡濙在看了他一眼后,又道:“不过我大明自太宗皇帝后又已历数朝,而太祖皇帝时并未累积太多财富,能与文景时相比。所以从这一点便可推出,其实太宗皇帝除了能花银子外,也是为朝廷赚取了相当多好处的,只是这些都被人选择性地忽略了。你觉着,太宗皇帝是从哪里获取的财富?”
陆缜心说,当然是发宝钞大肆搜刮民间之财了。话说太祖朝时,朝廷就曾学着宋朝般以纸质的宝钞代替铜钱银两来作流通,不过规模并不甚大。而到了朱棣称帝需要大量的财富来支持自己的诸项大事时,便曾大肆发放宝钞用以聚敛天下之财。
结果嘛,只看现在民间已不见宝钞,就可知道这举措是完全失败的了。不过朱棣还真就因此数度北伐草原,更把京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。
不过这种话他是不敢直说的,只能顺着老师的意思道:“看来郑和率船队出海贸易还是大有所获的了?”
“正是如此。”胡濙点头道:“而你如今在做的,是比当初出海更加深入的事情,老夫自然是要支持你的。只从这两年国库渐渐充盈的结果来看,你在山东的开海贸易之举也是于国有百利的好事!”
“老师谬赞了,学生也不过是拾前人之牙慧而已。”陆缜又谦虚了一句。
“不过如今朝中局势如何你也是看得清楚,即便老夫肯帮你说话,在此大势之下,也略显不足哪。”
“所以学生的意思,是想请奏天子为此事正名。只要陛下能发明旨于朝野天下,让大家知道开海之举乃势在必行的正道国策,想必百官应该不会再明着反对了。”陆缜终于道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,并恳切地看向了胡濙。
胡濙明白他的意思,但却为难地摇了摇头:“你的意思老夫明白,你是想让老夫上表为你奏请天子么?”
“老师您可是四朝元老,由你出面此事自然份量十足了,天子也能有个下旨的由头。”
“呵呵,若老夫与你没有这层师生关系,自然不是问题。可现在,朝中知道你我关系的可有许多,一旦我上了这道奏疏,恐怕就会给他们反对的理由了。”
他这一说,倒让陆缜有些迟疑了:“这个……学生确实未曾考虑到。可朝中论份量,论对开海之事的支持,除了老师外,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人选了。就是于部堂,他和我之间的关系也是人所共知的,而且他在朝中的人望也不及老师哪。”
“其实在此事上,老夫倒是有个不错的人选,而且只要你去试着说服,他应该不会推辞。”看到陆缜有些失落的样子,胡濙又一笑道。
“却是哪位大人?”陆缜赶紧问道。
“户部尚书,金濂。”
@@@@@
感谢书友18672397和海虎888的打赏支持,以及书友清格勒同学和冷静的疯狂的月票支持!!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