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不掌兵。
这四个字在耶律休哥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。
他不仅对敌人狠,对自己人更狠。
耶律学古脸上布满疑惑,不解的问耶律休哥,“王爷,为何不一句击溃宋军,反而让那些百姓去送死?”
耶律休哥放下了酒杯,笑道:“捧日军可是宋国的精锐,和他们硬拼,有点得不偿失。再说,本王也是在等,等应州的消息。”
“应州的消息?”
耶律休哥点点头,“此一战,能不能大胜,就要看大石能不能拿下应州,能不能转战恒山。一旦大石越过了恒山,那么入侵我辽国的这些宋军,就是砧板上的羊肉,任由我们宰割。”
说到这里,耶律休哥脸上布满笑容,“只要大石能越过恒山,进入到宋国境内,此一战我们不仅能够歼灭宋军,还能从宋国身上挖一块大肉。嘿嘿嘿……”
耶律学古一脸振奋,躬身道:“王爷英明……”
……
铜台关外的高处恭,丝毫不知道耶律休哥的盘算。
在王超进行了一次佯攻以后,他也看清楚了铜台关内的‘虚实’。
重新排兵布阵以后,捧日军作为主力进攻铜台关,雄建军的将士们被分配到了侧翼。
近六万人,一举压向了铜台关,一场大战再次掀起。
高处恭用兵远比王超老道,加上有捧日军精锐在,攻上城头的用时,远比雄建军用时要少。
然而,他的遭遇和王超却如出一辙。
眼看着大胜在即,却被迎头泼了一盆冷水。
登上了城头的捧日军将士,被凶悍的辽人挡了下来。
似乎差一点点,就能拿下铜台关。
就差那么一点儿。
于是乎,第三轮的攻击再次发动。
……
第四轮。
……
第五轮。
……
耗时三天,组织了二十几轮的进攻,每一次似乎都差那么一点儿。
每一次都要在拿下铜台关的时候,就被打退。
双方僵持在铜台关前。
……
而在遥远的应州城。
耶律休哥真正的目的所在地。
耶律大石率领着五万辽军铁骑,十万辽民,以最快的速度偷袭了应州城。
应州城内防御的兵马并不多,仅有保信军的五千兵马驻守。
五千厢军,面对五万辽国正规军,十万辽民,根本是不堪一击。
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。
距离应州城不远的恒山缓坡上,杨七在观战。
在他身侧,有彭湃率领的负责保护他安全的稻草人。
在他身后,是杜青率领的铁骑军军卒。
“应州城完了……”
眼看着耶律大石麾下的辽军,一窝蜂的铺上了应州城城墙,杨七低声感叹了一句。
彭湃略显惊愕的道:“少爷,您是怎么知道辽人会出现在应州城的?”
杨七沉吟了一下,唏嘘道:“一点儿分析,一点儿判断,再加上一点儿感觉。”
顿了顿,杨七在彭湃疑惑的眼神中,解释道:“瓦桥关的战事,猫腻很大。二十一万辽军,被十万宋军打的节节败退,这根本就不符合常理。
要么是耶律休哥在故技重施,诱敌深入;要么就是辽军的主力根本不在瓦桥关。
飞狐口的战事打的也很蹊跷。
那辽将萧干,也是个不错的将领,领兵打仗不在话下。
可是飞狐口一战,萧干被石守信打的溃败而逃,死守在灵丘不出。
这恰恰说明了,他手里并没有辽军的主力,所以只能趴在灵丘当乌龟。
那么,辽军的主力去哪儿呢?”
杨七自问自答,指着应州城,笑道:“最大的可能就是偷袭这个被人忽略了的应州城。我和萧倬那个女人有约定在前,所以不可能出兵帮大宋抵御辽人。那么应州城一线的防御,就全赖与雁门关的李继隆部的禁军。
三万禁军,想要守住着狭长四百多里的边陲,根本不可能。
所以说,这里是大宋边陲布兵,最薄弱的地方。也是辽军最容易偷袭的地方。
正是因为有这个猜测,所以在来之前,我就想要先到这里看看,却没想到真的碰上了辽军攻城。”
“少爷英明。”
彭湃毫不知耻的拍了一下马屁,又问道:“少爷,我看这攻打应州城的辽军,其中的精锐只有五万多人。耶律休哥率领十万大军南下。而这里只有一半人,那么剩下的一半呢?”
杨七低头思虑了一下,分析了一下战局,抬起头,沉吟道:“最大的可能就是耶律休哥选择了双管齐下。他在派人奇袭应州城的同时,还在诱敌深入。而且,耶律休哥很有可能就在铜台关内。”
简单的几句话,杨七就把整个战局分析的七七八八了。
他之所以能够看的这么清楚,主要是因为他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。
再加上稻草人和火山卫的情报支持,才能让他这么快的分析出整个的局势。
就在杨七说话的工夫,应州城已经被耶律大石的人给攻破了。
辽军冲进了应州城以后,烧杀抢掠。
几乎一瞬间,在应州城内各处就升起了滚滚的浓烟。
杨七望着被屠戮的应州城,眉头下意识皱了起来。
在古代,喜欢屠城的将军多不胜数,往往这些跋扈的将军们,都会在破城以后,纵兵烧杀抢掠。
但是,杨七却不耻这种行为,甚至还有些厌恶。
战争是国与国之间较量的行为,本身和百姓并没有多大关系。
在战争结束之后,以屠杀来显示自己的威风,这是最下做的做法。
正在杨七皱眉不悦的时候。
杜青策马到了杨七身边,沉声道:“虎侯,辽人的斥候似乎发现了我们。我们该怎么办?”
杨七冷冷的道:“告诉他们,本侯是来观战的,本侯不会参与他们的战事。但是他们也别打扰本侯看戏的心情,不然别怪本侯不客气。”
杜青觉得杨七很托大。
明明就带领了一千人,居然敢跟人家十几万人叫板。
这算是心大,还是狂妄?
出奇的是,杜青派人把杨七的话原封不动的传给了辽人以后。
辽人并没有生恼,也没有派人驱赶杨七。
只是派遣了一队两千人的骑兵,在杨七所在的地方四处游走。
似乎是为了警戒。
当然了,杨七也不会认为那些骑兵只是单纯的在警戒。
辽人是狼。
狼就没有放过猎物的时候。
他们是看出了铁骑军的彪悍,没有必胜的把握,所以才没有轻举妄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