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零六章 扭转局面(1 / 2)

大仙官 暗黑茄子 1830 字 21天前

当然,这些在官员眼中根本什么都不是,真的要拿下这三个神明,对方绝对连一招都还击不出来。

但如果推行楚弦的政见,那么这三个神明就是最佳的一个‘宣传’手段。

送子婆婆和门神在民间那绝对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,从这三位身上下手,封册宣讲,效果绝对是难以想象的。

已经是有首辅阁的仙官开始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,结果就是,这件事居然是大有可为,这不光是楚弦的政绩,对于他们这些见证者和推行者来说,同样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,如果做好了,绝对可名入史册,流传千古。

这一次,首辅阁的众多仙官也都开始正式的考虑这件事。

哪怕是之前反对楚弦政见的仙官,例如杨真卿和王神龄等,也开始思谋,他们之前反对,一来是因为楚弦提出的,二来是因为这种思想与惯例相悖,就像是女子褶裙只能长三尺,哪怕是短了半尺都不行,因为数千年来都是如此,可真的见到短了半尺的褶裙,却发现也不错,而且比之前还要好看。

一样的道理。

在要不要封册神明这件事上,明显是同意的好处更大,不光是对圣朝对百姓是如此,对他们自己也一样。

尤其是礼部尚书,他是杨真卿那边的人,此刻是连连冲着杨真卿打眼色,原因很简单,如果真的推行了这个政策,那么首当其冲,掌握封册神明大权的,就应该是他们礼部,这也是规矩。

这么一来,他礼部尚书就等于成了这件事的执行者和受益者,说不定做好了,还能名留青史,这对于做官的人来说,那吸引力自然是非同小可。

所以已经将所有的好处都想明白的礼部尚书,实际上已经是非常的‘赞同’楚弦的观点,如果不是因为立场不同,派系有别,他早就出言力挺楚弦了。

这种事,对他太有好处了。

如此,礼部尚书猛给杨真卿打眼色也就在情理当中了。

杨真卿何尝不知道,又如何看不出来礼部尚书的想法和打算,但这件事,说实话,杨真卿是不想答应和同意的。

原因只有一个,这事情若是成了,毫无疑问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楚弦,其次就是萧禹。

这都是他的敌人,尤其是楚弦,他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顺眼,再加上以前因为孙子杨克的事情,所以是更加不会同意。

可杨真卿是老谋深算,他清楚的知道,现在他不能开口反对,至少不能是第一个,这里面的门道可就多了,如果他反对了,这件事没成,那当然是好,可如果反对了,这件事最后成了,那就是坏事。

这对自己的威望的打击太大了。

而且现在的情况,杨真卿还没有彻底的确定,封册神明,承认神明,这件事究竟是不是一个风向?

楚弦肯定是想要将这件事搞成一个风向性质的事件,因为没有人能阻拦这种风向,如果是这样,自己再开口阻拦,等于是成了出头鸟。

哪怕自己位高权重,不怕这个,但也不能做这种掉份儿的事情。

所以杨真卿立刻就做出了决定。

这件事,不赞成不反对,至少在其他人跳出来反对之前,自己不能开口说话。

如此,杨真卿沉着脸,不吭声,看似是再沉思,但却是在等其他人的反应。

只是能在朝会上的官员,又岂是愚蠢之辈?

这时候没人再唱反调,哪怕是之前出言反驳甚至是训斥楚弦的那些官员,此刻都是一副之前事情不是自己做的样子,开始装傻,总之,就是没人再出来反对。

他们倒不是认同,只是都是太聪明了,太精明了,以至于精明过头,和杨真卿一样,总想着是让别人先带头反对,可都这么想,这头就没人带了。

有的时候,这时机是稍瞬即逝,如果这时候有人能跳出来反对,说不定反对派还有一线胜算,可因为没有,所以这个时机错过了。

错过的标志就是有首辅阁的仙官,公开表示支持楚弦的政见。

头一个开口的,居然不是萧禹,而是玉将军润伯然。

这位儒雅无比,却又实力高强的将军此刻道:“我虽厌恶神明,但不得不说,楚弦所讲,的确是符合目前情况的,之前没人敢提,是因为没人敢忤逆圣祖的决断,可刚才楚弦也是列举了不少圣祖后来的言论,当中都表明不可维持一种规矩不变,该做出变革的时候,就必须要有决心来推动这件事,所以说我认可楚弦的意见,这件事上,楚弦的确是在为圣朝思谋,应该支持。”

有人开头,而且还是首辅阁内重量级的存在,那接下来,天平就开始倾斜了,而且倾斜的速度,远远超出那些反对者的想象。

大司马,大司徒,这两位居然也是开口表示同意和支持。

听到这个,杨真卿深深的叹了口气,他知道,他失去了最好的机会,现在肯定是不能再表达反对了。

因为之前,给过自己和其他人机会去反对,没有人带头,这么一来,就等于是给了支持者奠定胜局的机会。

人家抓住机会了。

萧禹也表达了他的意见,毫无疑问是支持的。

而且在这件事上,萧禹还提出了不少他自己的想法来佐证楚弦的意见,让其越发的完善,也越发的无懈可击。

首辅阁内,兵部尚书赵恒也是锦上添花,表示支持。

这时候大家才真正开始重新审视楚弦整个人,显然,这个人虽然官位不高,但的确是有手段,最重要的是,这一次居然有这么多高官表示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