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张扬展开屠杀的时候,乌孙人正在赤谷城中集结大军,准备救援大宛。
虽然三国联盟中并没有包含大宛,但是乌孙人显然不准备坐视这个天然盟友覆灭。
整整十三万大军,这是乌孙人能够集结的所有兵力,上到四十,下到十五,乌孙境内所有的男子都被集结了起来。因为他们非常清楚,如果大宛被覆灭
,那么下一个一定是他们,不会有任何的悬念。别看如今乌孙和康居、北匈奴结成了联盟,但是结果却不会有太大的区别。
北匈奴已经被拖在了草原上,听说那个名叫岳飞的汉人将领无比凶猛,虽然不如张扬残暴,但是打起仗来丝毫不差,北匈奴被压得节节败退,自家的地
盘都保不住,怎么来支援乌孙?
而康居...一来,乌孙和康居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,全凭着北匈奴在中间穿针引线,如今北匈奴自顾不暇,哪有功夫来管他们两国,所以这联系不可避
免地就断了。二来,听说大月氏一改之前囤积重兵,但却不出兵的姿态,在汉人攻打大宛之时,大月氏出兵猛攻康居,使得康居不得不集结兵力来对抗
大月氏,哪还有功夫来支援乌孙。
乌孙人有些不明白,大月氏同样也是大国,但怎么就和汉人搅在了一起,他们难道不明白,如果让汉人一家独大的话,他们同样也会面临危险吗?
不过也没关系,就算得不到康居和北匈奴的支援,仅凭乌孙和大宛联手,依旧不是能任人拿捏的。
乌孙人打听的很清楚,如果大汉现在还是强盛时期,那他们可能得四国联盟,同心协力才能和大汉掰掰手腕,但是如今大汉内乱不断,前来攻打他们的
这个小人屠不过占据大汉两州而已,能有什么实力?两国相加可是至少有二十万兵马,那小人屠可曾见过这么多大军?
如果他聪明一些,那就赶紧滚出西域,再把敦煌、酒泉、张掖三郡让出来,那乌孙的大人们还是很宽宏大量的,饶他一命也不是不可能。
乌孙人是这么想的,也打算这么做。可惜的是,他们的使者还没有出发,便收到了纳伦河草原集镇被覆灭的噩耗。
整个人集镇中的居民三千多人,加上临时在那休整的乌孙商人,总共五千人左右,能或者逃出来的不过三百,之后又在路上冻死不少,能抵达赤谷城的
最多一百。
乌孙相大禄名叫亚尔林,如今已经年过花甲,但在乌孙国内的声望却无人能比,哪怕国王都比不上。
这乌孙的王,被称为昆莫,大概和匈奴的单于相同,而相大禄则相当于汉人的丞相,不过却略有区别。
正常情况下,汉人的丞相是文官,只有在乱世中,出现如张扬、曹操的这样的权臣,才会以丞相之位军政一把抓。但是在乌孙,相大禄不管在什么时候
都是军政一把抓,权利十分的大,相当于汉人丞相和大将军的合体。
其实在乌孙的国内也并非铁板一块。
乌孙如今的昆莫叫雌栗靡,他带着汉家的血统,是汉家和亲公主解忧公孙和乌孙昆莫军须靡的曾孙,所以对汉室很有感情,希望能够和平解决这次争端
。而且他对重新成为大汉的附属国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,只要不覆灭乌孙,那他就不会有任何的意见,而且他觉得自己能够说服张扬,乌孙不是龟兹那
种小国,并非没有一战之力,他相信张扬会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但乌孙相大禄亚尔林不这么认为,他认为自己身体内流淌的是匈奴的血液,之前是因为大汉强盛,不得不臣服,如今大汉四分五裂,凭什么要臣服世仇
?
乌孙一直都有大小昆莫之争,大昆莫自然是乌孙王族这一脉,而小昆莫说的其实就是相大禄,因为权利太大,所以被成为小昆莫。
于是,当汉室强盛的时候,倾向于汉室的大昆莫强力就会增强。
而汉室衰弱的时候,小昆莫,也就是相大禄的权柄就会加强,甚至超过乌孙的国王,成为乌孙真正的老大。
不幸的是,如今的汉室正处于衰弱期,真正能决定乌孙国事的正是相大禄亚尔林。
纳伦河集镇被灭的消息传来,亚尔林勃然大怒,本能地反应就是灭掉这支胆大包天的汉军。
但是,他终究不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,愤怒片刻之后就冷静了下来,对麾下左、右大将道:“汉军不是傻子,在全力灭亡大宛这个当口,他们还主动
挑衅,目的就是为了拖延我们出兵的时间。我们不能被汉人牵着鼻子走,传令全军,继续整备,整备完毕之后立刻出兵舍拉山口。我倒要看看,到时候
这支汉军是不是还敢不顾舍拉山口,继续在我们境内驻留。”
按照亚尔林的想法,只要能出兵舍拉山口,这一小支汉军一定会赶回去。而且就算不赶回去也无所谓,两三千人能有什么用,等乌孙大军联合大宛人击
败汉军之后,再回头收拾这支汉军还不是轻而易举?
但他却忽略了对于乌孙那些小部落而言,这两三千人的汉军绝对不是一只无关痛痒的小跳蚤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