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突袭(三)(1 / 2)

如今天下虽说已经不像董卓刚死之时诸侯林立,但在李世民看来,能够称得上正军的也就那么几支。

所谓正军,其实大概和正规军的意思差不多,士卒经过严格的调训和操练,有着完整的军纪和经过战场磨砺的将军,再加上及时完备的后勤,如此种种

相加,全部都能具备的,在李世民看来这才算是进了正规军的门槛。

之后若是再能经过残酷战场的磨砺,百战余生的老卒就能算是正军之中的精锐。

就像如今的袁尚、袁谭麾下的将士和之前刘表麾下的荆州军,刘璋麾下的益州军,他们就很难被称为正军。不是李世民看不起人,而是他们的实力,或

者说这些军中的大部分将士都更像是郡兵、县兵一流,所以在面对真正的精锐之时,他们失败在所难免。

当然,这些大军总还算和正军沾点边,像之前黄巾之乱时,一支五千人的官军甚至敢对五万黄巾军发起冲锋,并且战而胜之,这其中的黄巾军在李世民

看来就是乱军。没有军纪的束缚,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,虽说张角老道封的官职不少,但其实黄巾军的本质还是一群暴民。

正因为如此,李世民一开始并没有太过把靠黄巾军起家的张扬放在眼中,按照以往的例子,比如陈胜吴广和失败了的黄巾军来看,这种势力往往随着时

间的延长,和正军的差距也就越大。

因为军事实力这个东西,绝对不是靠着拉上一些壮丁,靠着人多势众便能弥补一切缺点的,而且往往会因为人数太多,人心不齐,造成人们心思各异,

从而没有使自身变强,反而随着人数的众多越来越弱。这也是为什么张扬一开始奉行精兵政策的原因,中华数千年无数次农民起义无不证明,人数众多

虽然看起来强横,但就是一只纸老虎,崩盘的速度也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。

陈胜、吴广,黄巾起义,黄巢起义,隋末十八路反王无不在证明着这个道理,如果张扬连这点都无法看出来的话,他其实也不配拥有今天的实力。

治军和治国的道理差不多,治大国如烹小鲜,治军也是如此,只能依靠日积月累的时间慢慢沉淀,指望一群刚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一步登天,成为一

支战无不胜的精锐根本不现实。

张扬经过十余年的沉淀才有今天,这也是为什么他敢尽起麾下大战准备毕功于一役原因,哪怕是换在五年之前,张扬也未必有这种底气。

如今的高句丽无疑还处于积累的阶段,这也是李建成一直准备拖延时间,而李渊又一心希望张扬能从京兆出兵的原因。与十余年积累的张扬相比,高句

丽无疑还很年轻,年轻意味着活力,意味着初生牛犊不怕虎,但不怕归不怕,谁更加强悍却无需赘言,对于这点,不管是保守的李渊、李建成,还是激

进的李世民都有着清楚的认识。

所以,在昨天晚上那一战之后,李世民除了让人探查南边桑干城的大军是否察觉到这里的动静之外,他还在第一时间查看了晋军的铠甲、兵器,以及向

自己麾下将士询问了战事的细节。

于是乎,他毫不意外地得到一个十分明确的结论,和他之前所想略有出入的结论。

敌军是一支正军,他们拥有着年轻强壮的士卒,完备的兵刃铠甲,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,高昂的士气和强悍无比的战斗力,一切的一切都表明,晋军哪

怕新兵都是一支精锐,除了经验不足,加上天寒地冻有些大意之外,他们符合一切精锐的标准。

这点发现有些让人丧气,和自家大军相比较,玄甲军自然是胜过一筹的,但问题是,高句丽大军并非人人都是玄甲军,而晋军并非全都是新军,也就是

说,大部分晋军要比大部分高句丽大军来得强悍。

驻守在桑干城的大军应该就是这个样子,或者说更胜一筹吧?

李世民的脚步没停,脑海中却在不断地思索着,在想到这里时却忍不住笑了。

小人屠崛起的时间是不短,但怎么可能麾下大军都是这个模样?他又不是神仙,能让一群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全部变成精锐,更重要的是,要知道他之

前基本很少有停下征战的时候。没有安心发展,只有不断消耗,虽说之前战争的规模都不大,但都算不上简单,李世民可不相信张扬能够凭借新兵便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