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51 章(1 / 2)

天下 梦溪石 2505 字 1个月前

鞑靼之于北方的百姓, 就像倭寇之于南方百姓, 都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噩梦。

明中期之后, 鞑靼取代瓦剌, 成为大明在北边的头号敌人,首领俺答多次进犯边关, 弄得明朝政府焦头烂额, 有时候边关将领比较能干的, 就可以马上把人赶回去, 如果碰到当时的总兵比较窝囊的, 那就得让鞑靼人入关大肆劫掠一番然后再扬长而去。

辽东、宣府一带是鞑靼光顾的重灾区,那里的百姓更加苦不堪言,贺氏是临近边关一个小村的民女,有一回鞑靼人来洗劫,杀了不少男的,凌辱了村子里的妇女,又把所有人集合起来,准备带出关去当成奴隶驱遣。

这个时候恰好明朝政府出兵反击,把鞑靼人都驱出关, 她们也因此幸免于难,四个月后,贺氏发现自己怀孕了。

她没有像村子里其他女子那样自尽守节, 也没有告诉别人, 而是偷偷跑到深山里, 把孩子生下来, 只不过这种出身的孩子注定不会受欢迎,所幸那里的人还算淳朴,没有逼着母子俩跳井,可也没给他们好脸色看,贺子重就在这种环境下饱一餐饥一餐地长大。

在他十岁那年,贺氏死了,村里又容不下他,所以他开始漫无目的地流浪。

一年之后,他遇到了王环。

王环这个名字,在历史上或许鲜有人知,但他的主帅却赫赫有名——那个官至三边总督,立志收复河套,最后却被严嵩害死的曾铣。

当年,严嵩借嘉靖帝之手杀了曾铣,天下人皆引以为冤案,可惜皇帝乾纲独断,没有人敢为他翻案,曾铣死后,妻儿被流放两千里,王环受曾铣临终托付,不顾自身安危,一路日夜护送,直到曾氏家眷到达流放地,这才一路北上,结果便碰上贺子重。

贺子重的名字便是王环取的,子重是曾铣的表字,王环借此用来纪念自己为国尽忠,却落不到好下场的老上司。他是个回人,又是武夫,也不懂什么修身齐家治国的大道理,把贺子重带在身边数年,教了他功夫,等到贺子重十五岁的时候,便飘然离去,不知行踪。

自那以后,贺子重四海为家,走到哪里就算哪里,因为身手了得,也没遇到什么危险。

他不通诗书,甚至大字也不识几个,在他眼里,自然没有是非黑白之分,就算所谓的道理,也只记得王环曾经对他说过,做人要知恩图报。

所以赵肃当时无心插柳的施舍,成了今日机缘巧合的际遇。

王环不是汉人,也没读过书,却比这世间许许多多自诩不凡的读书人要好上许多。

知恩图报,这句话说起来容易,可是当世间的强权都不站在你这边,当世间所有的诋毁都涌过来时,你否还能坚持自己的初衷?

当时严党的气焰如日中天,王环这样做,极有可能受到严党的报复,在所有人都保持缄默的时候,就算他退却了,也没有人会苛责他。

但他还是选择了履行自己的承诺。

他可能不知道君子一诺这句话,却做到了许多“君子”都没能做到的事情。

仗义每从屠狗辈,负心多是读书人。

赵肃听完他的身世,也不知该为他的身世怜悯,还是庆幸自己当时对他慷慨解囊的行为,默然半晌,才叹了一声:“王环高义!”

贺子重一板一眼地说完自己的事情,便闭上嘴巴。

他面无表情地看着赵肃发出叹息,仿佛全然与自己无关。

赵肃突然问:“你可入了黄册?”

“无。”

“……”赵肃揉着额角,“我想办法让你入个户籍吧,否则入城盘查这些也是麻烦,可这样的话,就得委屈贺兄记在我家的黄册名下了。”

这个时候的户籍制度,已经不像明初那么严格苛刻了,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,有时候连女眷都不一定记录在黄册中,瞒报人口的情况非常普遍,所以贺子重才能离家万里,只要不被盘查,一般不会发生什么问题。

贺子重点点头,表示很淡定。

赵肃与他随口闲聊,心头想的却是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:这个李自德到底是什么人?

古往今来当山贼的,只有两种。

要么是过不下去,为了钱财的,要么是像翟让李密那样的,名为盗匪,志在天下。

而李自德,明显不是前一种,否则他也不会看自己识文断字,就急着拉他入伙,甚至还送银子,换了刚到这个时代的赵肃,一无所有,被他这一番盛情相留,说不定就打动了。

想了想,还是决定问问贺子重。“你知道李自德是什么人吗?”

“山匪。”

“……我知他是山匪,我的意思是,你知道他的背景来历吗?”

“不知。”

看着赵肃一副我就知道的神色,贺子重又道:“不过我听他和别人关起门说话的时候,提到过教中。”

“你怎么听到的?”

“趴屋顶上。”

“……”

赵肃皱着眉头思索,教中?

白莲教?!

他被自己的推测震住了。

由于嘉靖帝的各种不靠谱,近年来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,也正是白莲教的黄金发展时期,如此说来,是很有可能的。

“他有没有说,教主是谁?”

贺子重嗯了一声:“他说教主死了,其他人去了漠南投靠俺答。”

那应该就是白莲教无疑了。

自己居然到白莲教“分部”走了一遭,又毫发无伤地跑出来,如果对方知道他是朝廷命官,李自德肯定就不会这么轻易放走他了。

赵肃想了想,拿出纸笔,写了一封信给张居正,把这件事情告诉他。

他知道张居正一定会转告老师徐阶的,到时候他们如何处理,就不是自己所能过问的了。

多了一个身手了得的贺子重,赵肃他们接下来的行程十分顺畅,贺子重正式被雇佣成为赵肃的随身侍卫,月钱是书童赵吉的两倍,贺子重对此没有丝毫异议,既没感激也无失望,赵肃后来才知道,这个人看起来沉默寡言,一副神秘高人的风范,其实就是一根弦。

Tip:无需注册登录,“足迹”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。